当前位置:

曼联真核心!胖虎3秒掐断反击+助攻队友 刷爆数据

(图1)

日本冠军赛!2大世界亚军1:3出局,国乒男单1胜2负,王楚钦太难了******

北京时间8月7日,WTT日本冠军赛打响首个比赛日,目前国乒率先结束了5场比赛,女单方面发挥出色,三位选手都取得外战的胜利,三位男单则两人出局,其中输了一场外战,另外一场是内战出局。



本次冠军赛,对于国乒男单来说,依然是面临很大的压力,从澳门世界杯丢冠后,男单就开始受到很大的冲击,在随后的世乒赛也接连输了一些外战,好在王楚钦最后扛住拿到冠军,到上个月的美国大满贯,梁靖崑、林高远、林诗栋等先后输外战,最后还是依靠王楚钦闯进决赛夺冠,非常不容易。



然而今天有两人出局,直板名将薛飞,跟卡尔伯格激战到决胜局,但最后还是没有顶住,开局打得不错,第二局也优势明显,非常好的局面,不应该的是9-4领先被对手连得7分逆转。

决胜局开局就崩盘,把握战局的能力有待提升,心态的起伏也是直接影响,技术而言发挥不错,细节、战局等做得不太理想。



王楚钦跟陈垣宇进行德比战,比赛过程完全一边倒,王楚钦打得很强势,连续进攻得分,相持也明显占优,状态来看非常好,陈垣宇被压制后,未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,在扭转被动局面的能力欠缺,第三局在发球进行了变化,但这套发球应该说还不太熟悉,居然出现2次发球失误,对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是很不应该的。

赛后王楚钦表示,陈垣宇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运动员,无论年龄,还是打法,都很锋利,头脑很聪明,整体打球的感觉非常好。



现场在慢慢适应,经过了一两天,不能说完全适应,还需要一场场来打。不过这一方面,大家都一样。

随着陈垣宇的出局,男单下半区,就只剩下王楚钦一人了,今年多次在下半区独守,美国大满贯也是如此,对于王楚钦来说太难了,好在目前状态不错,但压力必然更大,期待后面的出色发挥。

有两位世界亚军出局,分别是金娜英和萨马拉,比分都是1-3出局,金娜英输给蒯曼,萨马拉输给加拿大选手张墨。



首局萨马拉一度以8-2领先,但张墨连追9分逆转至11-8取胜。这一局的心理博弈成为全场转折点。次局张墨延续状态,以11-6轻松拿下,技压制明显,萨马拉反手失误增多。24

第三局萨马拉反扑萨马拉调整战术,通过发球变化和正手抢攻以11-8扳回一局,短暂中断张墨节奏。第四局张墨提升接发球质量,主动控制台内球,萨马拉体能下滑明显,仅得2分。



国乒女单三场比赛最艰难的是王艺迪,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实现大逆转,决胜局还挽救了赛点,前两局完全不适应温特的新打法,确实温特的正手进攻很有质量,反手磕也多次让王艺迪难以回击,好在第三局开始强势爆发。

王艺迪表示自己也准备了困难准备,可一上来自己打得有点懵。对这种旋转,处理得不是很好,她一往前扑,我整个人有点害怕,总往后躲,接球时有些慌吧。前两局感觉被打得看不到球,第三局以后旋转适应了,马导让我在场上更坚定。



石洵瑶赢得最轻松,三局横扫汉娜·高达,尤其是前两局非常悬殊的比分,完全打懵了对手,双方第一次交手,石洵瑶在细节做得很好,虽然第三局对手开始打出状态,最后石洵瑶还是咬下来。

羽球为媒 师徒并肩赛场******



“这步跨得不错,手腕再放松点!”赵延昌提醒道。每周工作日中午12时,49岁的师傅赵延昌都会与徒弟陈琳对练一会羽毛球,这样的指导和练习从两年前持续至今。从初次握拍时连球都接不住,到如今能在单位比赛中配合队友拿下奖项,陈琳的羽毛球之路,始终有师父赵延昌的身影。

从“接不住球”到并肩赛场

“刚开始师父给我扔球,我站在原地能把球打飞,要么就是眼睁睁看着球落地。”陈琳笑着回忆初学的窘况。2023年6月,她刚到新岗位负责物料管理,每天和单据、物料打交道,生活十分单调。一次偶然,她看到师父赵延昌和同事们在体育馆打球,白色羽球在空中翻飞,大家腾挪跳跃很有活力,她也想尝试。

“小陈说想试试,我就带带她。”赵延昌笑着说。作为单位里出了名的“运动达人”,他不仅羽毛球技术过硬,足球、游泳也样样精通。面对连握拍姿势都需要纠正的徒弟,赵延昌从最基础的垫球、挥拍教起,每天特意放慢节奏喂球。“有时候一个动作要纠正几十遍,师父很有耐心。”陈琳说,半年后第一次连续接住十个球时,她激动极了。

2024年4月,入列仅11个月的陈琳跟着师父参加单位比赛。站在赛场的她手心冒汗:“看到别人扣杀那么猛,我都想躲。”是赵延昌拍着她的肩说:“别怕,就当平时练球,师父在呢。”最终队伍拿到奖项,捧着证书的陈琳一个劲说“全靠队友”,赵延昌却补充:“小陈的网前小球进步特别大,关键分顶得住。”

球场上的传承与默契

陈琳记得,2023年刚打球时一桶球70多元,现在涨到110元到130元,加上每月拉线费,对工薪族是笔不小的开支。“师父总说‘别省球钱,多练才正经’,有时会悄悄给我塞几桶球。”陈琳说。

赵延昌的细心不止于练球。去年夏天,同事们想中午加练,他发现场地地胶磨损,担心大家受伤,便利用午休自己动手换新。陈琳说,现在每天中午,单位的排球场上总少不了人,那是去年他们拿了内部比赛冠军后带来的风气。“场地是师父换的,规则是师父教的,连站位都是师父排的。”

这种亦师亦友的默契,在球场上化作无需多言的配合。打混双时,赵延昌在后场强攻,陈琳在网前封网,一个眼神,便知对方要传球还是扣杀。“师父杀球特别猛,但总会留着劲儿,怕我接不住。”陈琳说,师父不仅是球场上的老师,更像家里的长辈。

运动中的热爱与成长

因为热爱打羽毛球,赵延昌还带动了自己的儿子。赵延昌从2012年开始打球,如今已是主力。“年轻时跟同学踢足球,后来改打羽毛球,没想到一坚持十几年。”他记得刚开始对着教学光碟练步伐,现在不仅自己打,儿子4岁时,他便每天带着儿子打,“孩子中考体育满分,跟从小打球练体能分不开。”如今,他的儿子已上了大学,加入了学校的羽毛球社团。

都快五十了,怎么还这么拼?他笑着指着场上:“你看这些年轻人多有活力,跟他们在一起,我觉得自己才三十岁。”球场上,赵延昌的声音再次传来,“小陈,再来一组扣杀练习!”白色羽球再次腾空,传递着一份对运动的执着与热爱。

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晓婧 文/图

责任编辑:王旭伟

来源: 兰州晚报

相关新闻

RELATED 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