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AI再推开源模型 被讽“无效更新”******
图:Meta创办人朱克伯格(左)和妻子普莉希拉.陈。\路透社
当地时间8月5日,OpenAI宣布推出两款全新开源模型。这是自2019年发布GPT-2以来,OpenAI再次释出开源模型。外界认为,近年来中国AI公司如DeepSeek、阿里巴巴等在开放AI领域发展迅猛,Meta近期又以重金挖走多位OpenAI研究人员,再加上新一代模型GPT-5迟迟未能面世,面对各方种种压力,OpenAI不得不被迫转型。公司CEO阿尔特曼早前坦言,在是否开源的问题上,OpenAI站在了“历史错误的一边”。
【大公报讯】OpenAI于8月5日推出两款开源模型,GPT-oss-120b和GPT-oss-20b,可在开源技术平台Hugging Face上免费下载。这也是OpenAI自2019年发布GPT-2以来,时隔6年再次释出开源模型。
不过,由于新模型在性能上未有质的飞跃,此次释出的两个开源模型也被网友戏称是“挤牙膏式无效更新”。
“AI幻觉”多 未公开训练数据
根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披露的技术数据,在多项测试中,GPT-oss-120b和GPT-oss-20b的表现均逊于OpenAI的o3和o4-mini模型。
此外,这两款新模型回答问题时出现“AI幻觉”的比例分别高达49%和53%,是o1模型(16%)的三倍多,也高于o4-mini模型(36%)。
虽然OpenAI并未透露用于训练新模型的数据,因此还未能达到完全“开源”的标准,但其自2022年发布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引发AI热潮以来,便对自家技术严格保密,此次发布开源模型可以说是一次巨大转变。
当被问及“为什么突然又开源”时,OpenAI称是为了“加速前沿研究,促进创新,并推动在广泛应用场景下实现更安全、更透明的AI开发”。
但外界认为,种种压力之下,OpenAI不得不作出改变。
中国开源模型的爆发式发展很难不触动OpenAI以及硅谷的神经。今年年初,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(DeepSeek)释出震撼硅谷的开源模型R1,此后大批中国模型走上开源之路。
以阿里巴巴集团开发的AI模型Qwen为例,Qwen2.5去年在Hugging Face上的下载量甚至超过美科企巨头Meta旗下的Llama系列,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多的开源模型。
在美国国内,自6月以来,Meta创办人朱克伯格对OpenAI展开大规模挖角,迄今已聘用其中至少10人,加入自家AI研发团队“超级智能实验室”。
中国开源AI领跑 美业界难追
除外部压力,OpenAI自身也面临困境,其最新模型GPT-5已“难产”数月。为缓解外界焦虑,OpenAI只得一次次释出新产品。
分析指出,全球科企在AI方面的竞争已趋白热化,美国公司在开源模型方面已落后于中国同业。
全球知名AI基准测试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发现,在排名前15的AI模型中,仅有5个为开源,且全部来自中国的AI公司。
随着开源AI浪潮席卷全球,业界预估,到2030年,先进AI模型的平均开发成本预计下降40%,令更多小企业能够负担得起。
8月4日,美国业界正式启动了一项名为“美国真正开源模型”(ATOM)的新计划,拟集中资源开发强大的AI开源模型。但有评论指出,这项计划虽然雄心勃勃,但仍存在人才缺失、协调不足和成本高昂等问题。
(综合报道)
杨力维:篮球的轻与重******
治疗室里,杨力维正向壁而坐。她左脚的脚后跟点地,脚背尽全力向上勾,然后转动脚踝,以使脚趾像指针一样,缓慢扫过近在咫尺的墙面,如此往复。
“咝……”当脚趾经过“圆弧”的最高点时,她总要发出这样的声音,游丝一般,很难察觉。她死死攥住椅子的扶手,努力克制着疼痛带来的叫喊的冲动。
杨力维正在让“生锈”的脚踝重新灵活起来,同时修复歪斜的生物力线。刚到奥士恒诊所时,她左脚踝的活动度只有90度,8天过去,已经有了107,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。趁着喘口气的工夫,她回过头来向我介绍康复进度,表情恢复了往日的轻松,两条窄窄的卧蚕浮现出来。
90度什么概念?它意味着脚背完全不能向上勾,她就是拖着这样一只脚,在刚刚过去的WCBA总决赛场均轰下21.3分4.7助攻,险些完成个人的四连冠壮举。
赛季结束,她来不及休息,第一时间就赶到北京,对左脚踝进行康复治疗。因为接下来,她即将赴美挑战WNBA,若想获得火花队教练组的信任,她的左脚踝必须恢复到最佳状态。换句话说,眼下的康复之痛,是她圆梦WNBA的必由之路。
杨力维初到伟伦体校时,见到的第一个人是魏伟,一个身高超过2米的中锋,在她的老家昆明,她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女孩子,“我和我妈都吓死了。”而现在,她已经习惯将瘦小的身体推进半空,一次次冲击由2米长人们把守的禁区。WNBA的长人,她也无所畏惧。
正式敲定合同的那天早上,黄思静听到杨力维在叫她,她睡眼惺忪地望去,一瞬间吓得睡意全无——杨力维的眼眶正渐渐泛红。“咋的了力维?你快说话啊,别吓我。”杨力维这才哽咽着说道:“火花队那边给我合同了。”
还在青年队时,每周一、三、五的大早操总要放张韶涵的《隐形的翅膀》,高强度的训练内容一度让队员们对这首歌产生了阴影。而如今,里边有一句歌词,她再听一定深有感触—— “我终于看到,所有梦想都开花”。
此时的火花队,跟四年前那支火花队已经截然不同,管理层、教练组甚至球队阵容,都有了很大的改变。杨力维和她的团队历经好几轮磋商,最终从几支球队当中,选定了郑海霞曾经奋战过的这支队伍。
同时她也很清楚,尽管火花队已是最优解,在WNBA立足仍不是件易事。在天赋云集的联盟,即便是教练许诺的上场时间,也可能随时被剥夺。
这正是杨力维不敢给自己放假,每天花6个小时进行康复训练的原因,这是她最后的冲刺和备考,她要争取给教练组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,赢得上场时间。
就像第一次踏进伟伦体校那座嘈杂的球馆时一样,杨力维的内心是有忐忑的。但相比被父母决定的彼时彼刻,此时此刻她内心多了几分坚定和从容。
不久前,她受邀到五棵松观看了艾热和王以太的演唱会,在艾热的带动之下,上万人用欢呼声和掌声为她即将到来的WNBA之旅送上祝福。
一段全新的生活,即将开始,杨力维将无畏地迎向那些未知的挑战。
